2017茶叶市场行情(中国茶叶消费市场报告)

安溪茶文化艺术 2022-11-22 15:37 编辑:admin 299阅读

1. 中国茶叶消费市场报告

,中国茶叶产量占全球茶叶产量四成以上,国内茶叶市场规模超过2600亿元。近年,茶叶的品牌意识开始增强,市场上兴起了一批茶叶品牌。2021年浙大CARD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发布了“中国茶叶企业产品品牌价值评估报告”,报告采用科学、系统、量化的方法,通过对茶叶品牌的消费者评价调查。

下面简单盘点中国前十大茶叶品牌。排在第十名的茶叶品牌巴陵春,是湖南洞庭山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旗下品牌,公司集茶园栽培管理、生产、加工、销售、茶艺服务、茶文化宣传及观光旅游为一体。巴陵春黄茶是岳阳黄茶的主导品种之一,按茶类分为散茶(银针、毛尖、花香黄茶、黄大茶)和紧压黄茶。

云南滇红集团凤牌位居第九,集团拥有近百年历史的制茶名企,位于云南省凤庆县,被誉为“中国红茶之都”。凤牌茶叶还荣获 “中华老字号”称号;汉家刘氏排第八。湖北汉家刘氏茶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老字号混合所有制茶企业,以“汉家刘氏”品牌形象为推广手段,生产有绿茶、黑茶、红茶、白茶等,还兼顾其他茶类和茶食品。

更香茗茶排第七,公司以更香有机茶为主导产品,还包括有机绿茶、茉莉花茶、珠茶、眉茶、乌龙茶、普洱、茶具等多个品种;采花排在榜单第六,湖北采花茶业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茶叶科研、生产、销售、茶树种苗繁育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农产品加工企业。采花茶现已畅销全国多地,并出口到海外市场。

福建品品香茶业的品品香品牌排在第五,品牌价值约10.62亿元。公司主营“品品香”和“晒白金”系列白茶产品、“香朵朵”茉莉花茶。品品香白茶从原材料进厂、生产加工、产品检验、成品出厂建立管理程序,建立一套完善的产品质量可追溯管理制度;闽榕茶业的崟露排在榜单第四,品牌价值为12.41亿元,公司凭借雄厚的实力和对福州茉莉花茶产业的卓越贡献,产品多次获得海内外多个奖项。

榜单第三名是新坦洋,品牌价值达13.01亿元。福建新坦洋茶业集团,是一家集茶叶种植、生产研发、观光农业、标准化建设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。连续十年荣获中国茶叶行业综合实力百强企业称号;江西省宁红集团的宁红排在榜单第二,品牌价值达到13.96亿元。宁红工夫茶产于江西修水,当地土质肥沃,有机物质含量丰富,给茶树发育生长以良好的生态环境。

中国茶叶企业产品品牌价值榜第一名是吴裕泰,品牌价值达16.80亿元。北京吴裕泰茶业始创于1887年,至今有着一百余年的历史,国内首批认定的“中华老字号”。打造以花茶为核心,七大茶类共同发展的丰富产品线。相继推出了茶月饼、茶食品、茶冰激凌、茶爽无胶口香糖等一系列茶叶深加工产品。从产品包装设计到宣传推广,注重传统文化、茶文化、企业文化的融合,在全国

2. 茶叶市场分析报告

茶属于快速消费品,一直以来,茶叶在中国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位置。近年来,中国茶产业发展迅速,各茶叶品牌的竞争日趋激烈,而随着人们越来越注重健康和对养身茶的认识不断加深,相较于传统铁观音、大红袍等知名茶品市场增长势头大减,养生茶因其功效特殊性,在市场上呈现持续增长的势头,不仅在市场上稳稳的占有一席之地,在业界也收获了良好的口碑。据《中国茶叶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前瞻》显示,国内保健养生茶消费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,消费群里不断扩大,消费者需求倾向多样化。高中档礼品包装茶需求增大,大众养生茶畅销。从茶叶消费种类看,减肥茶消费仍占市场大头,销售价格平稳运行,略有增长;降三高、降酸茶等老年养生茶稳步扩大,应季日常养生茶备受欢迎;养肝护肝茶比如甘泰茶等再次成为新的市场消费热点。 未来我国养生茶产业的增长潜力巨大。

3. 中国茶叶市场分析报告

茶文化社会是有历史渊源的,自茶产业兴起后,一直与文化相伴随,也是中国历史延续的文化传承。

4. 中国茶叶消费市场分析

一.对茶叶有重度需求

他们年纪一般比较大,基本在50岁以上,他们几乎每天都喝茶,是真正懂茶的人,能品出茶叶的好坏,他们有很多的闲暇时间,对茶文化也有一定的爱好和研究,部分消费能力和意愿都超强的高端消费人群尽在其中,但不可否认的是这部分人群在我国的占比将会越来越小。

二.对茶叶需求一般

他们一般是公司的小白领、公务员,年龄在30岁-50左右,闲暇的时候会泡上一杯茶,送礼也是他们茶叶消费的一个重要目的。他们对茶叶的质量没有自己的评判标准,他们相信品牌,相信品牌是解决这种茶叶信息不对称的最好办法,他们觉得"小罐茶"、”贵茶“都很好,也很喜欢”立顿“。

5. 中国茶叶销售市场

“中国最大的茶园”就在浙江的松阳县,全县拥有超12万亩茶园,最密集超8万亩。由于深藏在丽水的深山里,在国内的知名度不高,近年来才大力拓展旅游,旅游起来之后,这里的青山绿水成了很大旅游卖点,当地以巨大茶田、明清古镇、少数民族村寨、云雾山等为旅游主要特色。

中国国家地理曾把松阳,誉为“最后的江南秘境”,松阳县的人口很少,山多地少,除了汉族以外,有畲族、苗族、回族、壮族、白族、土家族等很多少数民族居住,不少山区的山顶建有少数民族村寨,所以风光景色都较为特别。

由于松阳是留存完整的“古典中国”县域样板,历史上由于一直地处深山,不在交通干道的节点上,所以避开很多的战争战乱,保存的较为原始古朴。多数人来松阳旅行,多会去古建筑特别多的松阳老县城,这里的老县城是首批浙江省级旅游风情小镇,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。老城内的明清古街,堪称是是一部 “活着的清明上河图”,多为清代至民国建造的土木结构二层楼房,古街上充满的历史悠长的积淀。

但其实在松阳,具有世界知名度的景点,反而是这里的一座茶园“大木山茶园”。这座茶园里有栋很高冷的茶室,还曾登上福布斯杂志,被世界所知晓,成为当代中国建筑的一个小代表。这座茶室完全融入了这里的茶田之中,临靠着一处碧绿的鱼塘。

大木山茶室,是著名女建筑师徐甜甜的作品之一,茶室荣登2015年福布斯杂志建筑与景观板块。这位徐甜甜女建筑师,从清华大学毕业后赴美国哈佛攻读,而后从业于美国和荷兰的建筑事务所,从2005年回到国内发展,她的一系列作品,如宋庄美术馆、杭州西溪会议中心、长白山公共活动中心等等,都在业内都很有影响。

茶园沉寂了千年之后,一座新茶室让这片茶园享誉了全球

自从松阳大木山竹亭和茶室上了福布斯杂志,后来又上了国内很多大平台网站的首页,被大量的转发和传播,让这里成为一处中国的网红景点。直至今日,这里的一栋茶室,一直都在被预定,一些很文艺和高端的会议都在这里举行,虽然茶室外面看其实看不出多少神奇的感觉,但内部设计确实非常的精妙。

很多人因为茶室的出名,而知道了大木山茶园以及茶园骑行。松阳全县拥有茶园11.56万亩,连片的茶园面积有8万亩之多,大木山茶园是松阳生态茶园的典范,茶园核心景区面积2300余亩,是“中国最大的骑行茶园”,旅游主要都集中的核心区位置。

虽然这里缺少平整的耕地,都是丘陵和山脉,但云雾缭绕的气候和多矿物质的土壤,让这里非常合适种植茶叶,而且是整个山谷大片区域都是茶园,航拍场景壮观。

松阳这里成为了浙南重要茶叶产地,当地种植各类的茶叶,还是很多茶叶种植研究的重要科学基地。当地白茶、 龙井 、银霜、福云等茶的品种皆有种植,是一个非常有茶文化的地方,当地古镇的很多财富,都是因为种茶而生。

松阳其实还是中国绿茶第一市,每年出产和交易绿茶3.5万吨

茶叶种植在这里历史悠久,这里就是一个因茶而生的古镇。松阳县的浙南茶叶市场,被誉为中国绿茶第一市,2019年这里的交易总量3.5万吨,交易总额达64亿元。目前松阳大木山茶园已经建有游客中心,这里也是松阳地区游客去最多的一个茶园。

大山木茶园规模巨大,建议是要乘坐电瓶观光车,也可以租借自行车骑行,骑自行车大概游玩2个小时可以转完茶园景区,茶田里有骑行环线8.3公里,专业骑行赛道7公里长。进入茶园,能在茶园里体会采摘茶叶的乐趣,也可以拍摄采茶女,或维护修剪茶树的老人的身影,采茶的季节,会有很多摄影师来这里纪实拍照,这座茶田也会看到很多拍摄婚纱的新人。

茶园面积巨大,走到茶园的高坡之上,也看不到茶园的边,到处都是延伸的茶园的茶田埂。茶园里点缀有一些鱼塘和民居。航拍附近的茶园,才能发现这里茶园非常整齐和壮观,虽然茶田埂没有非常整齐划一,但庞大的规模还是让人颇为惊奇。

在茶园田和周边的路边,可以发现很多果树,可以用票兑换茶园里的大碗茶喝,好乡村的大碗茶味道,这种环境下喝大碗茶,非常有田园意境。

这里是著名的茶叶产地,当地茶文化浓郁,就连做菜也会用茶叶。如果在这里的饭店用餐,会发现当地茶叶代替蔬菜和调料,进入了很多的菜品,茶文化已经融入了当地的方方面面。

6. 中国茶叶市场数据

撇开通俗的利润理解,实际上,从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的贡献上来讲,茶叶的利润是非常巨大的!主要利润构成应该从三个方面来讲:一曰利天!一曰利地!一曰利人!

何谓利天?!曾经有一篇报道说一一从卫星地图上看中国,印度,斯里兰卡,肯尼亚等国家和地区的茶产区,森林覆盖率是最高的。茶树对当地的生态环境的贡献是提高巨大的,同时对天气环境的改善有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,并且茶树的生长也是对世界气候影响积极向好的主要因素之一。

何谓利地?!土地需要植物的保护,植物需要土地的滋养。茶树的生长只要气候类型适合,就是碎石地,沙土地,边坡地,贫瘠地……都能够生长。保护土壤,保持水土,改善土质……就是茶叶利地的主要贡献。

何谓利人?!茶叶对人的健康作用已经得到了国际国内广泛的认可和肯定,是当今世界上健康饮料,健康食品,健康生活品的主要原料。贯穿上下游产业链,茶叶对农业,工业,以及制药,化工等产业都有巨大的利润贡献,利益构成。也是人们的文化生活,健康生活的必需品!

一一喜茗堂龙新久

2019年7月13日

生活中有茶,茶中有健康!

(图1图2为网络载图)

7. 中国茶叶消费情况

众所周知,中国是一个古老的茶叶大国。根据国际茶叶委员会2011年统计,中国的茶叶产量137万吨,占全球总产量406.7万吨的33.7%,位居世界第一。但事实上,中国人却并不是喝茶最多的。

根据调查机构欧睿的统计数据,世界上每年人均茶叶消费量最高的国家是土耳其,每年人均消费量是3157克;排名第二、第三的分别是爱尔兰与英国;而中国则以人均茶叶消费量566克,全球排名第19位。

这似乎有别于人们日常的感知,但事实上不同的茶文化造就了各地区饮茶习惯的差异。

茶在土耳其也被视为“国饮”,但不同于中国是茶叶的母国,土耳其接受茶实际上比欧洲还要晚。如果说中国人是爱品茶,那么土耳其人则是嗜茶,他们喝茶不像中国人用开水冲泡,而是用茶壶煮。土耳其新闻通讯社的一项调查称,土耳其人的喝茶数量已位居世界第一,每人年均喝茶1250杯,全土耳其每天消费高达2.45亿杯。

事实上,茶叶产量和本国消费量并没有直接的关系,肯尼亚就是一个典型的产茶外销国家。2011年,全球茶叶出口总量172.9万吨,肯尼亚茶叶出口44.10万吨居世界第一,但在人均茶叶消费量方面极低。

8. 中国茶叶消费市场报告分析

全球茶叶产销量齐升,中国茶叶市场供应增加较快,绿茶、乌龙茶占主要地位

茶/茶饮品被誉为"世界三大饮料之一"。茶叶行业的上游为茶叶种植,上游行业的发展直接影响到茶叶产品原材料的供应数量与品质;下游是终端消费者与茶叶深加工行业。

近年来,全球茶叶市场需求持续增长,其中,亚太地区的绿茶消费增长强劲,而北美、西欧的红茶市场也已发展成熟。统计数据显示,2017年的茶叶消费量约为544万吨,2015-2017年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4.3%,预计2018年消费量为567万吨,到2020年全球茶叶消费量将超600万吨。

同时,全球茶叶产量稳步增长,数据显示,2017年产量共557万吨,2015-2017年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3.5%。预计2018年全球茶叶产量为576万吨,到2020年产量将超600万吨。

在国内市场,由于茶园面积稳中增长,湖北、贵州、陕西、江西等省在2017年种植面积分别增加23.6万亩、21.5万亩、19.3万亩、15万亩,茶叶产量在2017年达到258万吨。消费量方面,2017年中国茶叶消费量约为193万吨,消费量稳步增长。2013-2017年,国内茶叶产量、消费量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7.6%、6.0%,预计2018年中国茶叶产量、消费量将分别在277.6、204.5万吨左右。

目前,茶叶市场中绿茶、乌龙茶占据主要份额,2017年二者比重分别为61%、13%;但近年的产量比重在下降。同时,普洱茶、红茶、白茶等其他茶叶份额逐渐提升,红茶、黑茶、白茶、黄茶等茶类占26%。此外,市场上的柑普茶、柑红茶、花草茶等特色产品及超微茶粉、抹茶、茶饮料、茶保健品等精深加工产品也在增加。

茶叶产业提档升级,多元化、品牌内涵、健康消费成趋势

前瞻认为,当前国内茶叶市场已经出现了如下趋势。

茶叶产业提档升级。

茶叶是重要经济作物,也是传统优势产业。但是,我国茶产业大而不强、大而不精、大而不彰,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差距明显,影响了茶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。

从消费习惯来看,随着消费群体进一步细分,多元化的消费将成为茶叶市场的新趋势。茶叶天然、健康的特点以及对茶文化的推广,使茶叶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,茶叶的主要消费人群也从中老年男性为主向各类人群扩散。不同类别的消费者对茶叶的消费需求也存在较大差异,由此衍生出多元化的新需求、新模式。

消费者更加注重品质与品牌内涵。

目前我国茶叶行业企业数量多而分散,企业整体规模不大,作坊式小企业较多,达到一定规模并拥有种植、加工、销售全产业链的品牌企业较少。随着国内消费水平提高,消费者对茶叶的品质、安全日益重视,己经由购买非品牌茶叶逐步转向购买品牌茶叶。

品牌内涵变得更加重要,符合消费者感知且独具特色的品牌将崭露头角。

未来几年,茶行业“品类强,品牌弱”的局面还会长期存在,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高度同质化和简单粗放的品牌建设思维。在对消费者的调研中,“品牌”成为消费者选购茶叶时的首要关注因素,消费者对于知名茶企的品牌溢价接受度远远超过想象。另一方面,新的业务模式以及跨界融合,将为茶企带来更多的机会。从“+互联网”、“+旅游”、“众商模式”、“私人订制”等新的业务模式和跨界融合不断出现。

健康主题的消费需求日趋强烈。

饮茶是一种有利于身体健康、可提高生活品质的习惯,符合现阶段消费者对健康和高生活品质的诉求。饮茶人群的增长带动着茶叶市场规模扩张,促使茶业企业扩大生产,使一些品牌认可度高的茶叶企业脱颖而出。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,有机茶类似的健康类食品,必然将进入千家万户;在食品安全丑闻不断爆出的今天,一些中高端人群更加需要健康的食品和绿色的食品。

——以上数据和分析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《中国茶叶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》。